9 Y& F" Q+ q+ `0 x T 柏籽加工工藝是我國極為稀缺的一項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,它起源于明朝永樂二年。據(jù) 《汶上縣志》記載,汶上縣苑莊鎮(zhèn)中藥材加工于明朝永樂年間起步。是由劉氏六兄弟從山西洪桐縣傳入汶上苑莊鎮(zhèn)的小秦村的。由于當時生活窘迫,六兄弟即在四鄉(xiāng)林中采集帶皮的柏籽,加工成柏籽仁后售給濟寧、濟南、泰安等各藥行,由此相傳20代。* q) m, E7 S2 ^4 J& r Y
4 Z/ Q9 M6 u$ h* w 據(jù) 《中醫(yī)藥志》介紹:“小秦村柏籽加工為國內(nèi)首創(chuàng),以潔凈度高、破碎率低而著稱,已成為中藥材行業(yè)的上等精品。”后來,由于柏籽的不斷減少,小秦村的藥材加工手藝人由單一的柏籽仁加工,發(fā)展為棗仁、杏仁、桃仁、苡米、芡實等多種籽實類加工。由于這項技藝是劉氏獨創(chuàng),國內(nèi)少見,再加之小秦村柏籽加工技藝精湛,故被稱之為 “中國藥材加工第一村”,該項加工工藝也被譽為 “中華一絕”。 ! A' `8 @# a% u- `$ } 1 a9 ]" _7 ^% Y- r* z' h. q, ]% J 加工工藝堪稱一絕6 a4 I% d: [/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