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姜,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根莖,既是日常食物,又是常用藥物。自古以來,它就與人們的生活發(fā)生密切的關系,受到人們的喜愛。8 k H' U3 S: X2 c2 b, J
( p! k' L8 B3 H* x; m( B: u$ E- q
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儒家大師孔子就與生姜結下了不解之緣。孔子特別講究衛(wèi)生,食物不新鮮的不吃,不干凈的不吃,市場上的劣質酒也不喝。有一次他到齊國,東道主給他辦了一桌酒席,席上的魚肉不新鮮,變了色,有臭味,酒是劣質,他立即叫人撤走,唯獨不撤姜食。另外,當時用作做祭祀用的葷食過了三天,他也不食。他唯獨只吃姜和芥子制的醬食。可見孔子對吃姜情有獨鐘??鬃铀幍氖菓?zhàn)亂、災荒不斷的時代,當時人群壽命普遍不長,而他能夠活到七十三歲,這和孔子重視食用生姜和講究衛(wèi)生是有密切關系的。南榮理學大師朱熹在《論語集注》中,對孔子食姜的嗜好闡釋說,姜能“通神明,去穢惡,故不撤。”
7 U! U3 N" r& v' A9 q" w% K$ g0 A
& W* D* }) d7 S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在《東坡雜記》中曾記載了一則常年食姜而延年益壽的趣聞軼事。蘇東坡在任杭州太守時,有一天,他去凈慈寺游玩拜見寺內主持,主持年過八十,仍鶴發(fā)童顏,精神矍爍,面色紅潤,雙目有神,感到十分驚奇,問他用何妙方求得如此長壽。主持微笑著說:“老衲每日用連皮嫩姜切片,溫開水送服,已食四十余年矣。”蘇東坡受了很大的啟發(fā),特寫了一首《健身歌》:“—斤生姜半斤棗,二兩白鹽三兩(甘)草;丁香沉香各牛兩,四兩茴香一處搗。煎也好,煸也好,紅顏永不老。”
: P3 f% g+ T7 S5 ^- Y/ M2 Z8 ]7 K L3 U3 w! n
明朝大藥物學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說:“姜可蔬、可果、可藥?!鄙冒l(fā)散,熟用和中。久服去穢氣、通神明、散風寒、止嘔吐、化痰涎、開胃氣、解百毒?!薄侗静輳男隆芬舱J為生姜“行陽氣而祛寒、發(fā)表,宣肺氣而解郁調中,暢胃口而開疾下食?!?br />
3 j) }: l$ W: g' c2 y5 }
+ A$ a; p8 h: u8 U 生姜原產印度熱帶森林多雨地區(qū)。姜的新鮮根莖,呈扁平不規(guī)則的塊狀,形態(tài)奇異怪狀,并有枝狀分支,表面黃白色或灰白色,有光澤、質脆、折斷后有汁液滲出,氣味芳香且特殊,味辛辣,一般以塊大、豐滿,質嫩為佳。
! S! K6 V) B$ U( u6 _
2 [7 I) b4 D2 }- X, Z" H3 f 祖國醫(yī)學認為,生姜性味辛微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,具有發(fā)表、散寒、止嘔、化痰、解毒、辟穢的作用。能降低生半夏、生南星、生百合的毒性。
3 b7 j6 p# C, \* a Z V
8 Q: u( d x9 N% @# }5 I( U) P1 B6 c% _ 據《夷堅三志》一書載:南宋有位老中醫(yī)楊吉老,曾用生姜救過一個食物中毒的地方官的性命:楚州通判楊立三,喉嚨生癰、腫潰流血,日夜呻吟、病甚危急。遍覓郎中診治,均無效果。一日,請來楊吉老為他診斷,他按脈后說:“此病雖異,需吃生姜一斤,方可投藥?!睏盍⑷秊楸H悦缓糜仓^皮吃嚼姜片,初吃時感到又甜又香,越吃越有味,吃到半斤時喉嚨已松動得多,吃到一斤時,覺得姜味辛辣,這時,膿血都已收盡,吃粥下菜,正常自如。幾天后,他上門拜謝,并詢問之,楊吉老笑道:“大人在南方為官,南方以鷓鴣為美食,大人乃食多了鷓鴣肉,誰知此鳥在山中好食半夏之嫩頭,積毒其內,而愛吃半夏之鷓鴣者,久而便會毒性發(fā)作,故今收姜制之。今大人之病已愈,無須再服它藥也。”6 ]7 a: q3 z! G% I- C
: O& D5 N( o4 r' M; }. R 生姜應用于生活中,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歷史,它是一種食、藥兼用的,養(yǎng)生保健的佳佐食物,在人們日常生活中,生姜的使用十分廣泛。又是烹飪上的最佳輔助佐料。; A6 i3 ?6 ?, ?9 ?: ~
; [$ ^, M' I) N7 v 用姜作調料,辛辣芳香,溶解到菜肴中后,可使原料更加鮮美。燉雞、鴨、魚、肉時,放些姜片,可使肉味醇香,祛腥解膻。做糖醋魚時,用姜末搗汁,可嘗到一種特殊的甜酸味。將姜末與醋相兌,用來醮食清蒸螃蟹,不僅可去腥嘗鮮,而且借助姜的熱性平衡螃蟹的寒涼傷胃的副作用。將冰凍的肉類、禽類和海味河鮮在加熱前先將姜汁浸漬,可起到返鮮的作用,能嘗到肉類和禽類固有的新鮮滋味。6 {4 p k2 B) ?- D
0 V. }' i9 \ G7 a) `9 b) d8 m3 G
我國民間諺語說:“四季吃生姜、百病一掃光”;“冬吃蘿卜夏吃姜、不用醫(yī)生開藥方”,“晨吃三片姜、賽過人參湯”。這些諺語都是群眾積累的養(yǎng)生保健防病的豐富經驗??扇□r姜250g,紅棗25枚,紅糖250g,加水適量煮沸30分鐘,取汁沖茶飲,對防治傷風感冒,胃腸疼痛和濕寒腹瀉都有顯著療效。
. a( I+ Q0 y9 O
. w! W+ B- Q1 b: q" e1 [! o$ { 俗話說:“上床蘿卜下床姜”。這話提醒我們,生姜不宜在晚間食用。因其性溫,主開發(fā),夜則氣收斂,顯然有礙于人的生理機能,故生姜宜在早、中餐時食用。
0 { c( j3 G& H9 `7 Y% E( L' X6 F8 m% U6 d0 B+ u
姜的藥用品種有生姜、干姜、炮姜、煨姜之分。由于加工不同,其功效也不一樣,如生姜辛溫、發(fā)汗溫胃、逐寒邪而發(fā)表,溫中止嘔;干姜辛熱、溫中散寒、除脾胃虛寒而補中;炮姜味苦辛,性大熱,溫經止血,通心助陽;煨姜辛溫,溫中止瀉,胃腹冷痛;姜汁微溫,化痰止咳,止惡心嘔吐;姜皮辛涼,利尿消腫。5 ~: ^$ s* H Q, c: l# K
% g5 \( i7 f2 C M 生姜的醫(yī)療作用是很大的。如雨淋受寒或感冒初起時,喝些生姜紅糖水,或生姜、白蘿卜、紅糖煎湯,服后發(fā)汗,蓋被休息,可治療感冒引起的頭痛等病;生姜末加水煮沸,再加適量的醋,趁熱服下,可治療胃寒疼痛,也可用于食欲不佳和消化不良;生姜片加紅糖,煎湯服用,或以生姜120g,大蒜適量,與500g食鹽炒熱,包好,熱敷小腹部,可治療因受寒腹痛腹瀉,經期腹痛;甘蔗汁中加入姜汁數滴,當茶飲用,可以治療妊娠嘔吐;取生姜120g,生大蒜30g搗汁外敷,可治風濕性關節(jié)痛;用幾片生姜放在適量白酒內,文火煮沸,去渣,用消毒棉球蘸酒,清洗患處,可治療未破的凍瘡。用生姜,桔皮各20g,以水煎服,每日服2-3次,有止痛止嘔之效;把生姜搗碎,加些蜜糖或紅糖,煎水飲之,亦可治嘔,并可鎮(zhèn)咳化痰;將芋頭削皮與等量生姜搗爛如泥,絞汁拌入適量面粉,調成糊狀,攤于布上,敷患處(冬季宜加熱后敷),每日更換2次,可治療跌打扭傷,慢性胸膜炎,肋間神經痛,腹痛等。
& X: }: {7 m1 h; p* c. |
5 Y6 D) y: c- m' Z! A; k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生姜是防治暈船、暈車、暈飛機等運動的良藥。丹麥科學家聲稱,用生姜來制血液稀釋劑,防止血液凝固的效果十分理想,這是因為生姜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與水楊酸相似,并且不會產生副作用。RB科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生姜中的辛辣成分6-姜二酮及分離出的四種新物質,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作用。從而緩解炎癥。6 T" s9 `& G3 t2 b, V+ a* \2 Y
5 @2 u2 W! \1 S6 f! ?+ `5 u 食生姜雖有養(yǎng)生祛病的保健功效,但并非多多益善。生姜屬熱性食物,不宜多吃。凡屬陰虛火旺者,或患有肺炎、肺膿腫、肺結核、胃潰瘍、肝炎、膽囊炎、腎炎、糖尿病、痔瘡以及夏季好發(fā)的疥瘡,痱子等病人,不宜長期食用生姜。有人認為“爛姜不爛味”,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。因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——黃樟素,它能使肝細胞變性,并可誘發(fā)癌癥。
' E+ p! k/ Z7 N& b. X( k' l* m! ^5 s+ y
夏季吃生姜可防中暑
$ Q: q0 j* J( N. q X A" M' q7 H6 ?* f
夏季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旺盛的季節(jié),也是營養(yǎng)消耗量最大的季節(jié)。人的睡眠較少,食欲也不佳,同時由于出汗多,易損耗掉大量水分和營養(yǎng)物質,因此專家提醒:這段時期要注意適當“補充”,注意機體營養(yǎng)平衡和飲食衛(wèi)生。
: d' X! F0 P) ~/ c Y+ ?& v1 |$ j7 X& _8 O& o
作為配料入菜的姜,一般要切成絲,如“姜絲肉”是取新姜與青紅辣椒,切絲與瘦豬肉絲同炒,其味香辣可口,獨具一格。
. p, G0 b; @( K" ], W5 K5 T i3 F4 Z1 A6 b
作為去腥解膻,生姜一般加工成塊或片,多數是用在火工菜中,如燉、燜、煨、燒、煮、扒等烹調方法中,具有去除水產品、禽畜類的腥膻氣味的作用?;鸸げ酥杏美辖饕侨∑湮?,而成熟后要棄去姜。
# R! M2 H6 l5 z0 h- a* L9 V# q( A, I, H
姜在古代亦稱“疆”,意思是“疆御百邪”之說。姜性溫散寒邪,利用姜的這一特有功能,人們食用涼性菜肴,往往佐以江米醋同食,醋有去腥暖胃的功效,再配以江米,互補互存,可以防止腹瀉、殺菌消毒,也能促進消化。如“清蒸白魚”、“清蒸蟹”等,都需澆上醋,加江米,有些還需撒上胡椒粉,擺上香菜葉。
* a- J9 J$ C1 s u) @7 Q$ g) P6 m& u) n& @; F# K1 l" e
水產、家禽的內臟和蛋類原料腥、膻異味較濃,烹制時生姜是不可少的調料。有些菜肴可用姜絲作配料同烹,而火工菜肴(行話稱大菜)要用姜塊(片)去腥解膻,一般炒菜、小菜用江米起鮮。但還有一部分菜肴不便與姜同烹,又要去腥增香,如用姜汁是比較適宜的,如前面講的制作魚圓、蝦圓、肉圓及將各種動物性原料用刀背砸成茸后制成的菜肴,就是用姜汁去腥膻味的。
' W, d! l, S, s: X. q# J, o/ S) E* ^. F0 G( V
生姜在烹調中用途很大,很有講究,但不一定任何菜都要用姜來調味,如單一的蔬菜本身含有自然芳香味,再用江米調味,勢必會“喧賓奪主”,影響本味。5 R' w6 r* L3 q6 F2 \0 F
9 l! }. u4 u1 ~* h5 @ 俗說:“姜是老的辣”。烹調用姜不應選用新姜,老姜的味道更濃香。 |